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平台基地 > 正文

中国四大无人区

日期:2021-04-08来源: 作者:关注:

罗布泊  阿尔金  可可西里  西藏羌塘

1.罗布泊

   位于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海拔780米, 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古罗布泊诞生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距今已有200万年,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以上,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湖盆地自南向北倾斜抬升,分割成几块洼地。现在罗布泊是位于北面最低、最大的一个洼地,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古代发源于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的流域,源源注入罗布洼地形成湖泊。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它的丰盈,使人猜测它“潜行地下,南也积石为中国河也”。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激烈的“罗布泊游移说”。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0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就在人们对罗布泊一个个未解之谜争论不休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72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806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国家出动了飞机、军队、警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

1990年,哈密7人乘一辆客货小汽车去罗布泊找水晶矿,一去不返。两年后,人们在一陡坡下发现3具卧干尸。汽车距离死者30公里,其他人下落不明。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公里出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已死亡5天,既不是自杀也不是他杀,身强力壮的他到底是因何而死呢?

 

2.阿尔金

 

阿尔金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南部东昆仑山北部,西起若羌和且末两县分界线,东至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北到阿尔金山南部的祁曼塔格,南为新疆与西藏分界的东昆仑山脉,东西长360公里,南北宽190公里,总面积为44940平方公里。

阿尔金山保护区内,四周高山环绕。现代冰川、高原湖泊和高原沙漠与种类繁多的藏野驴、藏羚、野牦牛、野骆驼及黑颈鹤、藏雪鸡、白肩雕、玉带海雕等珍禽异兽,连同241种野生植物,蔚为高原奇观。

阿尔金山保护区内主要的八条河流与众多的时令河组成的高原盆地中的“大动脉”,滋润着广袤的高山草场。八条主要河流的流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河流的水量补给主要有两种,即冰川融水和出露泉水。保护区内河流形态各异,有的汹涌澎湃,直泻湖盆;有的时而潜入地下,时而冒出地面,缓缓向盆地洼地汇集;有的水质纯净;有的矿化度高达71.5/升。苏鲁贝提勒克河为保护区内最大的河流,源于新青峰北坡,注入阿雅克库木湖,全长280公里,流域面积达6250平方公里。

保护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占保护区面积的2.7%,对调节区内气候起着重要作用。阿雅克库木湖位于保护区北部,面积536平方公里,是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湖泊。阿其克库勒湖位于保护区西部,面积352平方公里,湖水矿化度81.6/升;湖中屹立着两个小岛,远远望去犹如劈波斩浪的舰艇。岛上栖居着大量的鸟禽。鲸鱼湖位于保护区南部,以形似鲸鱼而得名。库木湖和克其克库木湖,维吾尔语为沙子湖和小沙子湖,位于库木库勒沙山上,湖水为沙山凝聚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水质良好,矿化度为0.3/升。唯一有进出水口淡水湖伊阡巴达湖,又称依协克帕提湖,面积11.8平方公里,形如葫芦,水质较好,湖中生长有钩虾等多种水生物,湖周一片茵绿。是保护区唯一有牧民居住的地方,也是“鸟类的天堂”。积沙滩小湖群是在沙丘链分隔的海拔4900米高的沙漠中,呈月牙形分布的145个小湖泊。保护区内还有多处冰期残留的冰川终碛湖。

受构造断裂裂隙控水作用和断层阻水影响,保护区南北侧地下水量差异很大,沿断裂走向南侧有多处断裂泉。在石灰岩地层出露的涌泉,是很好的地下水资源。保护区东北部库木库勒沙山北麓坡角的沙子泉,有三口标高在3920米的泉眼,其东、南、西三面被沙子环绕,呈向北开口的漏斗。最大的泉眼直径在200米以上,其它两眼为50米。泉水为下降泉特点,由坡角一线以数千股散流潺潺溢出,若人立泉水中,动则下陷。明布拉克,即“千泉”之意,由近千口泉眼散布在洼地边缘而得名。这里水草丰茂,是动物觅食的好场所。保护区南缘沿着第四纪火山活动场所,尚有多处待探明的高山温泉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阿尔格山中,有一片古老的岩溶地貌,东起布喀达坂山峰,西止阿其克库勒里,深藏在海拔440050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

这一片古老的石灰岩山体经过千百年的风吹雨打,溶解分化,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林立的石峰,有的拔地而起,直插蓝天,有的象“骆驼”、“大象”、“苍龙”、“卧虎”、“笔架”、“天桥”、“庙宇”、“点将”、“仙人掌”、“石旗杆”、“拴马桩”,维妙维肖,还有千姿百态的溶沟、石笋、甬道、走廊。

阿尔金山的岩溶地貌,由于局部地区受到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形成了“静扫群册出,突兀撑青空”的角峰。保护区的岩溶地貌套叠冰川地貌,崖壁奇峭,幽谷深壑,冰川悬挂,气象万千。

 

3.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东经89˚25'94˚05΄,北纬34˚19'36˚16˚。其范围为昆仑山脉以南,乌兰乌拉山以北,东起青藏公路,西迄省界。保护区西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南同格尔木唐古拉乡毗邻,北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连,东至青藏公路,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最高峰为北缘昆仑山布喀达板峰(亦称新青峰或莫诺马哈峰),海拔6860米;最低点在豹子峡(昆仑山南鹿红水河横穿博卡雷克拐弯处),海拔4200米。区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而东部低。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横贯本区中部,山地间有两个宽谷湖盆带,地势较平坦。海拔5500米~6000米以上的山地,有现代冰川发育。如布喀达坂峰(6860)米,马兰山(6813)米,少数超过5600米的山峰也有小规模冰川分布,如东岗扎日(5882)米,冰川总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

本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河为主的长江北源水系,主要为雨水、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河流往往是季节性河流。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外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湖泊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107个,总面积3825平方公里,其中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7个。最大的为乌兰乌拉湖湖水面积544.5平方公里。

本区气候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大风多、区域差异较大。境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在西金乌兰湖地区有一明显暖区,最暖区年均温为-4.10C,最冷为最西边的勒斜武担措,年均温为-10.00C(推算值),最低气温-46.40C,其它地区均在两者之间。

可可西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在173495毫米之间。本区风大,是全国风速高值区之一,在风力较弱的季节。西金乌兰湖附近仍出现瞬时风速为24.0/秒的大风(1990791647),年平均风速分布由东向西增大。区内的土壤类型简单,多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壤,其次为沼泽土,零星分布的有沼泽土、龟裂土、盐土、碱土和风沙土。土壤发育年轻。受冻融作用影响深刻。

区域内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组成物质等各种水热条件分异因素的影响,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更替。其中高寒草原是主要类型。高寒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有少量分布。高寒草甸、高寒沼泽仅分布在极个别的地区。

本区生物区系种类少,但青藏高原特有种比例大,且种群数量大。据多年观察,哺乳动物有29种,其中11种为青藏高原特有,鸟类53种,爬行类1种,鱼类6种。区内高等植物有102属,202种,其中青藏高原特有种84种,占全区种类的41.56%。本区的特有生物种类不但是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而且为世界上所嘱目,在学术上和自然保护上均十分重要.

 

4.西藏羌塘

     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那曲地区阿里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79°42-2°59’,北纬32°10-6°32’,总面积2980万公顷,为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和仅次于格陵兰国家公园的世界第二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于1993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高原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其北、西、南三面分别为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所环绕,为一半封闭高原。区内低山、丘陵与湖泊构成波伏起伏的地面,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山体连续分布,相对高差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大于1平方公里的封闭型内陆湖泊约200个。区内植被类型相对简单,以高寒荒漠草原为主,已记录的种子植物有40147470多种,已知脊椎动物哺乳类28种、鸟类92种、鱼类13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藏羚羊野牦牛雪豹藏野驴藏原羚黑颈鹤30余种。本区动物物种种类虽然相对贫乏,但动物的种群数量大,属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多,如藏羚羊数量约有4万只,野牦牛有1万多头,藏野驴有34万头。羌塘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独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并因其特有性和生态脆弱性而具有极其重要的保护价值。另一方面,保护区内高原地貌奇特,地质类型复杂,冰川湖泊众多,地质遗迹保存完好,对于研究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发展以及开展科学探险旅游生态旅游均具有重要价值.

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不仅湿润着整个羌塘高原,它们也是羌塘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羌塘湖泊的面积总合超过两万五千平方公里,是我国湖泊总面积的25%。这里是世界上湖泊数量最多、湖面最高的高原湖区。据统计,羌塘境内有近500个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和300多个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的湖泊,其中比较大的湖泊有纳木错1920km2)、色林错1640km2)、扎日南木错1023km2)等,这些湖的湖面均超过1000平方公里。

羌塘的植被类型比较简单,以高原高寒荒漠草原为主。发现的种子植物有近500种,其中的50多种是药用植物。由于海拔的高度和恶劣的气候条件,这里的植被和植物极其脆弱,一旦受到迫害就无法恢复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羌塘也是我国高原现代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这里有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羌塘高原现代冰川、唐古拉山现代冰川、昆仑山现代冰川等众多山系现代冰川。这些冰川的总面积超过两万五千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羌塘高原的东、南、北以及中心地区。大量冰川的存在不仅塑造了羌塘奇特的景观,同时保证了高原地表地下水的补给。

羌塘北部的大片地区一直被视为“无人区”或“生命禁区”,这是因为这里高寒缺氧、交通不便,人类无法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然而,人类的生命禁区为大量的野生动物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然乐园。远离人类的骚扰,使得野生动物真正成了这里的“主人”。经过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他们完全适应了这里为他们提供的生存空间。如今,羌塘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野生动物乐园。生活在羌塘的动物大多是青藏高原独有的濒危野生动物,其中包括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西藏棕熊黑颈鹤藏羚羊藏狐高原兔藏雪鸡西藏毛腿沙鸡雪雀等。这些动物只有在青藏高原发现,是青藏高原带给人类的最好礼物。

上一条:中国湿地博物馆“镇馆之宝”甄选活动收官 下一条:湿地动物

关闭